幻燈四
幻燈三
幻燈二
幻燈一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主頁 > 果博東方新聞 > 規劃計劃 >
弘揚伏羲文化 傳承中華文明 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

  

  

  

  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于6月22日在天水市舉行。

  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創歷法、教漁獵、馴家畜、烹食物、定婚嫁、造書契、制琴瑟、創八卦等,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充滿了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和和合精神。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公祭伏羲由來已久,世代傳承。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禮祭祀伏羲,至明代由官方主持春秋兩祭,從此天水祭祀伏羲成為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直延續至今,相沿成俗。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復了公祭伏羲大典,同時舉辦首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8屆。2005年,省委、省政府將公祭伏羲大典提升為省級規格,確定每年6月22日(夏至日)舉行。自2013年開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2014年8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批,公祭伏羲大典成為甘肅省長期保留舉辦的重點節慶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同時舉辦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實現了海峽兩岸同日同時共祭。太昊伏羲祭典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相繼被國家有關機構授予“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和“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天水也被評為“最具魅力節慶城市”。

  公祭伏羲大典是我省特有的文化名片,是擴大我省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辦好公祭大典,不僅對于打造世界級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天水乃至甘肅深厚文化底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利于增進海峽兩岸和華人華僑對伏羲文化的情感認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省委、省政府對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要求深入挖掘伏羲文化內涵,緊扣時代精神,進一步弘揚中華文明,提升文化自信,取得“對內強精神、對外樹形象”的良好效果。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天水市委、市政府及早開展了今年公祭伏羲大典的各項籌備工作。赴河南、陜西等地學習借鑒公祭大典舉辦經驗和文化傳承創新方面的先進做法,對今年總體方案進行了充實完善。積極與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匯報銜接,就國家主辦單位銜接、重要來賓邀請、系列活動安排、海峽兩岸共祭、新聞媒體宣傳、港澳臺來賓安排等籌備事宜進行對接。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要體現出六個特點:一是更加注重大典主題的內涵性。以“提升文化認同與社會和諧、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為宗旨,以“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以“同根同祖、中華共祭”為基本形式,以“隆重、莊嚴、傳承、創新、節儉、安全”為原則,著力推動“一帶一路”和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不斷擴大甘肅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凝聚共識和力量。二是更加注重祭祀規程的嚴謹性。堅持以禮為綱,原有六項儀程和祭祀形式不變,6月22日9時50分由主持人邀請前來參祭的國家領導人宣布公祭伏羲大典開始。同日同時在臺灣臺北市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主要有奏樂、擊鼓鳴鐘、行禮上香、敬獻祭品、奉祭文、各界獻禮六項儀程,同時舉辦七項系列活動。屆時,我省將組織“甘肅省伏羲文化交流團”赴臺參祭。三是更加注重來賓邀請的代表性。按照“知名度高、影響力大、代表性強”的原則,擬邀請國家有關領導人,港澳臺政要,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各民主黨派中央領導,西北五省、“一帶一路”沿線、始祖文化傳承地等有關省、市、自治區領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節代表,世界著名華人社團組織,港澳臺代表,國內文化名人及知名專家學者代表,關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代表,全國知名節慶城市代表,全國先進模范人物代表,國家級、省級主要新聞媒體、港澳臺重點媒體等19個方面的代表1000多人參加。四是更加注重公祭活動的人文性。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示甘肅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公祭大典期間將策劃舉辦世界華人華僑及港澳代表羲皇故里尋根祭祖行、臺灣同胞羲皇故里尋根祭祖行、萬民祭祖拜謁伏羲等系列活動,將參祭來賓的探源尋根之行擴大到天水市全境,除參加公祭伏羲大典外,還可現場感受女媧補天的傳奇故事、軒轅黃帝的文明創始、大地灣原始部落遺跡以及武山水簾洞祈福、甘谷大像山禮佛、張家川花兒彈唱等優秀傳統文化活動。五是更加注重節會活動的豐富性。為進一步延伸伏羲文化內涵,彰顯祖脈文化影響力,打造“隴東南祖脈文化旅游圈”,今年擬舉辦31項系列活動。其中省市級主辦的有14項,縣區主辦的有11項,有關部門及社會團體主辦的有6項。六是更加注重宣傳報道的影響力。在確保主流媒體重點覆蓋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利用高科技傳播手段在新媒體上廣泛宣傳。共邀請中央、省內外及境外50多家知名媒體對大典進行報道,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將進行錄播,臺灣中視傳媒、甘肅衛視以及人民網、新華網、國際在線、中新網等全國著名網絡媒體進行現場直播。鳳凰網、今日頭條等知名網站和手機客戶端,騰訊等視頻客戶端進行視頻報道,對大典現場進行VR全景拍攝,微信客戶端推行網上祭祖、拍照分享等活動。

  在公祭伏羲大典的同時,舉辦第29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緊扣“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動。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_性别亚洲喷水国产性别_天天咱天咱天干天谢_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